日本iPS細胞再生醫療,再跨出一大步,這回是應用在腦部。京都大學研究團隊,用儲備的iPS細胞,製造出神經細胞,然後移植到帕金森氏症患者腦部,創世界iPS細胞帕金森移植手術第一例。接下來,慶應大學也將針對脊髓損傷患者,進行移植手術,讓不少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很是期待。帕金森氏症治療出現希望的曙光!日本京都大學研究團隊使用iPS細胞,進行帕金森氏症移植手術,創世界首例。京都大學醫院教授 高橋良輔:「我們進行了第一例的移植手術,目前術後良好。」上個月,京大從人的iPS細胞,也就是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」,製作的240萬個細胞,移植到50多歲男性患者腦部。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教授 高橋淳:「最好的情況是兩年或再久一些,患者就不需要再服藥,日漸好轉。」日本帕金森患者約有15萬人,台灣也超過4萬人罹病。帕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性疾病,正常的神經細胞會分泌神經傳導物質「多巴胺」,把腦的指令傳達給身體,但帕金森氏症患者則喪失分泌多巴胺的神經細胞,多巴胺不足,就會導致手腳顫抖、肢體僵硬,目前靠藥物或手術緩解症狀,但很難完全抑制病程惡化。這次世界首次的臨床試驗,首先從iPS細胞製作出細胞,然後在患者頭蓋骨開直徑一公分多的洞,再用特殊注射針注入,目標讓這些細胞在腦內變化成神經細胞,再次分泌多巴胺,希望能徹底根治疾病。帕金森氏症患者 上田研二:「這令人期待,希望他們盡快進行。」這位80歲的高齡人才派遣公司社長,19年前被診斷出罹患帕金森氏症,如今手腳越來越不聽使喚,跌倒次數也變多,因此對新療法很是期待。帕金森氏症患者 上田研二:「走路方式變得很僵硬,從現在算起,大概5年前開始,一年會跌倒個6次。」現在他一天服用10種以上藥物來抑制症狀。12年前,同樣被診斷罹患帕金森的70歲男子,一開始僅右半身輕微麻痺,但5年前病情開始惡化,甚至發聲困難,聲音變得沙啞。帕金森氏症患者 平峯壽夫:「拿筷子的方式或扣鈕扣的方式,需要用到指尖的細微動作,慢慢地就開始有感覺。」日本iPS細胞再生醫療,從11年前,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山中伸彌開發出iPS細胞後,在臨床被廣泛應用。4年前,位於神戶的理化學研究所,實施世界首次iPS細胞臨床試驗,對6名患者進行手術,治療眼睛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。其他包括心臟病、血液疾病、角膜損傷、脊髓損傷等,也都在準備臨床研究。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教授 高橋淳:「往後如何聯合企業,共同準備量產,降低成本來製造更大量的iPS細胞,這樣的量產體制將是往後的課題。」接下來京都大學將再對6名患者進行移植手術,計畫觀察兩年,確認安全性和效果,同時必須注意移植細胞是否癌化;如果試驗順利,將與大日本住友製藥合作,預定2022年申請日本政府核准。另外,慶應大學研究團隊(岡野榮之教授及中村雅也教授),也取得大學委員會同意,將對脊髓損傷患者,進行移植手術。脊髓損傷通常是因交通事故或運動傷害,傷及脊髓與神經,導致手腳不能動,日本估計至少有10萬名患者,且每年增加5千人,但同樣沒有有效治療法,iPS細胞再生醫療無疑為許多難以根治的疾病,開啟另一扇窗。更多 TVBS 報導日本再生醫療 iPS細胞對抗帕金森氏症 2018諾貝爾醫學獎 頒給美日免疫學家 中國「超日趕美」 日本科學反陷空洞化 遏止地球升溫1.5度 只剩12年!氣候更極端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runvm82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